行業動態
工業用金屬硅粉的制造工藝是什么?
發布時間:2020-11-26 瀏覽
次
硅粉制造工藝。硅塊狀材料是制備金屬硅粉的主要原料。其效果較好,應用較多的有雷蒙、對輥、盤磨和沖旋。使用的設備分別為雷蒙、對輥機、盤磨機(也稱為立式磨機)和沖旋法。從制粉原理看,前三種是擠壓粉碎,后三種是沖擊粉碎,從結構上看,相差無幾,各有特點,各有優缺點。
二、制粉過程對金屬硅粉反應性的影響。硅粉末的反應活性是硅粉末參與化學反應生成產物的能力。其表現為兩個方面:一是反應速度快,穩定性好,而且易于控制;二是反應全部,單耗低,即合成1 t甲基氯硅烷時所用的硅粉用量小。
為獲得高活性硅粉,須使高塊的制備方法、硅塊的化學成分、環境條件以及金屬硅粉的制備方法達到較好的水平。實際上,制粉過程對硅粉的活性也有重要影響。判斷粉煤灰活性的標準主要有:粉煤灰的顯微結構、比表面積、粒徑分布及生產應用效果,現分述如下:
一種粉體生產過程對硅粉顯微結構的影響。在煉制過程中,化學成分符合要求的金屬硅獲得了良好的顯微結構,從而保證了它具有參與合成反應的良好活性。粉料制備過程中須盡可能降低對其顯微組織的破壞作用,減少晶粒和晶粒群的變形,使大部分金屬硅粉保持原來的顯微組織,以保持或提高其活性。所列的四種方法中,沖旋法效果較好,因為它使用了凌空擊打的方式,使硅塊本身沿身體較弱的一環而碎裂,而不會造成結構變形。
二是制粉工藝對硅粉比表面的影響。金屬硅粉的表面積是影響反應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。硅粉末比表面越大,接觸到的氯甲烷越大,反應活性越高,硅的利用率越高,單耗越低,因此,硅粉末比表面是判斷反應活性的重要指標。由表1可以看出,用沖旋法得到的金屬硅粉比表面積較大。
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16-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-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-欧美黄色网站在线观看